400-7171-888

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法定继承纠纷案调解成功

2025-08-27 11:07:20
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
阅读:2


2022年深冬的一个夜晚,北京西城的寒风夹杂着雪片,猛烈地撞击着居民楼的玻璃窗。陈嘉仪家的门被轻轻敲响,然而开门后,迎接她的并非亲人关切的问候,而是姐姐陈凤萍递来的父亲公证遗嘱。遗嘱写明,家中两套位于北京核心地段、市值超千万的老房子,全部由姐姐继承。

“这两套房子,爸说了全归我。”陈凤萍话音刚落,陈嘉仪的目光便紧紧定格在遗嘱上父亲的签名处。她抬头看向姐姐那陌生的眼神,满心疑惑。四年前母亲突发意外离世且未留遗嘱,前不久父亲也刚刚去世,这份突然出现的遗嘱,让她心烦意乱。陈嘉仪完全不理解父亲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安排,她缓缓走到阳台,透过窗户望着那两栋老房子,陷入深深地思索。

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法定继承纠纷案调解成功

在母亲生前,她时常前去照顾陪伴;父亲中风住院期间,她更是精心照料,甚至垫付了大部分医药费。这些全心全意的付出,父亲难道都忘却了吗?

“姐,这遗嘱有问题!”陈嘉仪急切地说道,“这两套房子是爸妈的夫妻共同财产,妈走后应该先分一半给爸,剩下的咱们仨平分,爸怎么能把妈妈的份额全给你呢?”陈凤萍沉默片刻,语气冷淡地说:“这是公证过的,能有啥问题?”这话如同一根针,深深刺痛了陈嘉仪的心,姐妹关系瞬间降至冰点。

2023年3月,62岁的陈嘉仪揣着满心委屈,走进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。律所经过研判接受委托,指派律师张颖代理本案。

接案后,冠领律师多次与陈嘉仪进行深入交流。一边安抚她激动的情绪,一边指导她收集尽孝的证据。厚厚的相册里,留存着她陪父母吃饭、散步的温馨场景;一沓沓缴费凭证,记录着父亲住院时她默默承担的开销。通过交流,律师了解到,陈嘉仪的核心诉求不只是讨回公道,更不想因房产彻底失去姐姐这份亲情。

随后,律师从房产购置记录、产权登记信息和父母婚姻存续时间着手,很快确定两套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153条,律师向陈嘉仪详细解释道:“母亲去世后,房产先分50%给父亲,剩下的50%是母亲的遗产,由你、父亲和姐姐各继承1/3。也就是说,父亲最终只占66.7%的份额,他的遗嘱只能处分这部分,无权动用你应得的16.7%。”

考虑到陈凤萍对遗嘱效力存在认知偏差,直接调解易陷入僵局,张颖律师决定先代陈嘉仪提起诉讼。

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法定继承纠纷案调解成功

开庭当天,陈嘉仪和陈凤萍分坐在原被告席上,气氛十分紧张。冠领律师没有生硬地搬用法条,而是巧妙地引导姐妹俩回忆父母健在时的温馨时光:“两位阿姨都年过六十了,咱们先不谈房产,这份姐妹情,难道不比什么都宝贵吗?”

这话如同钥匙,打开了姐妹俩尘封的记忆。陈凤萍眼眶渐渐泛红,声音变得柔和起来:“其实我也不好受,爸走之前总念叨,说你家里条件好,让我多拿点,怕我日子不好过……”

见陈凤萍态度松动,律师趁热打铁,结合《民法典》法定继承顺序,一步步拆解遗产分割逻辑:“法律上明确规定,您母亲的遗产在她去世后,您、您父亲还有妹妹三个人都有份,您父亲的遗嘱不能越界。现在这样僵持下去,既伤感情,也不符合法律规定。”

在律师的耐心引导下,姐妹俩终于放下防备,倾诉出心中的委屈。最终,在法院的主持下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:两套房产,姐妹俩各得一套,过往矛盾一笔勾销。

走出法院时,陈嘉仪和陈凤萍并肩走着,久违的笑声又响了起来。家事纠纷从来都不是简单的“非黑即白”,比起“胜诉”,帮助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守住亲情,才是更有意义的事。在冠领律师的努力下,这起法定继承纠纷案最终从“剑拔弩张”走向“握手言和”。律师用专业证明,法律不仅能守护财产权益,更能唤醒人间最珍贵的亲情。

(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)

撰稿人:凌浩

审核主编:张冠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