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22 10:14:16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阅读:10
陈女士在恋爱时曾接受男友谢某代还信用卡。2024年分手后,谢某在上海静安起诉要求其归还约35万元。为应诉,陈女士委托冠领(广州)律所代理此案。冠领律师直击“赠与”主张漏洞,以无合意、用途为共同生活为据反驳,同步推动调解。通过精准举证与策略沟通,促成调解协议:陈女士分期返还15万元。
陈女士与上海的谢某曾为恋人关系。在两人相处期间,陈女士多次使用信用卡支付双方日常约会、共同生活等开销,谢某则帮其偿还了部分信用卡欠款。2024年4月,两人分手后,谢某以赠与合同纠纷为由,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陈女士返还其代为偿还的款项,金额约35万元。为积极应诉,陈女士向北京冠领(广州)律师事务所求助。随后,孙亮律师接受律所指派,代理了此案。
冠领律师介入后,分析谢某主张的“赠与”缺乏明确书面约定,陈女士亦未作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,且借款实际用于双方共同生活,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款项性质认定及返还比例。随后,律师梳理双方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展开相关工作。考虑到诉讼周期及当事人实际需求,律师积极推动调解程序,结合双方过错程度、公平原则等提出分期返还方案。律师在调解中指出,谢某在恋爱关系中自愿协助偿还债务,可视为对双方关系的投资,双方均应承担关系终止的合理后果。
最终,本案经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:陈女士分期返还15万元。这一结果较谢某诉求减少近20万元。
撰稿人:姚晓婷
审核主编:董振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