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7171-888

冠领律师洞察细节据理力争,广东深圳职务侵占案委托人获不起诉决定

2025-02-28 15:20:41
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
阅读:45


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,深圳网联科技有限公司(化名)行政专员林某被指控利用职务便利,通过虚构采购订单、虚开发票等手段侵占公司货款8万元。案发后,深圳市公安局于2023年8月对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,案件经侦查于同年12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。这场看似清晰的“监守自盗”案背后,却因冠领律师的介入,迎来了转机。

“律师,我女儿被带走了!公司说她贪污,这可怎么办?”北京冠领(深圳)律师事务所内,林某母亲颤抖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。案件尚在侦查阶段,家属对罪名一知半解,却深知一旦定罪,女儿的人生将蒙上污点。律所迅速指派律师卢显颖代理此案。律师接案后立刻赶赴深圳,次日清晨即会见被羁押的林某。会见室内,面色苍白的林某不断哽咽着说:“我真的后悔,钱都退给公司了,能不能不坐牢?”律师轻拍其肩,安慰道:“只要有一线希望,我们一定争取到底。”

冠领律师洞察细节据理力争,广东深圳职务侵占案委托人获不起诉决定

职务侵占罪作为《刑法》第271条规定的罪名,核心在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。根据司法解释,数额较大的标准为6万元以上,本案涉案金额8万元已属“数额较大”,依法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不过,量刑并非机械套用数字,需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恶性、社会危害性及其悔罪表现。

学术理论中,职务侵占罪的“从宽空间”常聚焦于退赔退赃与被害人谅解。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》明确,退赔且获谅解可减少基准刑30%以下;自首情节更可减轻20%40%。本案中,林某不仅主动投案、认罪认罚,更在案发后全额退赔8万元并取得公司书面谅解,其行为已实质消除社会危害。律师表示,若机械追责,既违背“宽严相济”的刑事政策,亦与刑法教育挽救功能相悖。法律不应是冰冷的利刃,而应是修复社会关系的桥梁。

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,律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证据链的完整性。侦查机关提供了诸如采购记录、发票等看似确凿的书证,但律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:部分订单虽系虚构,但供应商的证言存在矛盾之处。例如,证人魏某声称“未实际供货”,但其提供的交易流水却显示款项流向了林某的个人账户,与公司账目存在时间差。律师立即调取银行流水,证实林某收到款项后次日即全额转回公司账户,这表明所谓的“侵占”实为延迟还款,且公司财务流程存在疏漏。

冠领律师洞察细节据理力争,广东深圳职务侵占案委托人获不起诉决定

然而,检察官最初态度保守,表示“数额已达追诉标准,不起诉缺乏依据”。律师并未退缩,先后三次提交法律意见书,并邀请刑法学专家出具学术意见,强调“数额较小”与“情节显著轻微”之间的辩证关系。同时,律师陪同林某与公司负责人面谈,促使双方达成二次书面谅解。案件在与检察院的最后一次沟通中出现转折点,检察官对林某“初犯”的真实性提出质疑,律师连夜整理出林某十年的无违法记录证明,并提交其参与公益活动的材料,用以证明林某一贯品行良好。

2024年1月,深圳市某区检察院正式对林某作出不起诉决定。走出看守所的那一刻,林某泪流满面,向律师深深鞠躬。在冠领律师全力辩护与法律人性化考量的共同作用下,这场跨越两年的风波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判决书

判决书

判决书

撰稿人:李晓雯

审稿人:段光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