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20 15:21:46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阅读:49
近期,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一起买卖身份证件罪案件。原派出所辅警何某伙同李某、史某等人,利用职务便利伪造租房合同,非法审批办理北京市居住证及登记卡达500张,从中获利数十万元。案件因同案犯武某报警案发,随后五名被告先后被抓获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以“情节严重”为由对这五人提起指控,并建议对主犯何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。由于此案涉及公职人员犯罪,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,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案发后,何某家属几经辗转,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,律所随即指派张培培律师等人代理此案。此时,何某已被羁押数月,家属焦急万分,说道:“她是辅警,家里孩子才三岁,能不能轻判?”律师连夜对案卷进行研究,发现量刑的关键在于是否认定为“情节严重”,而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明显偏重。面对家属的恳求,律师承诺会全力争取,次日便提交会见手续,启动紧急辩护程序。
依据《刑法》第280条规定,买卖身份证件罪中达到“情节严重”的程度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但法律并未明确“情节严重”的判定标准。律师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类似案例发现,北京法院一般会综合涉案证件数量、违法所得金额以及社会危害性程度进行认定。
本案被告人办理500张居住证,金额超40万元,基于此,检察院主张本案属于“情节严重”。不过,律师提出三点反驳意见:其一,居住证不同于身份证,其主要用途为行政登记,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;其二,何某等人主动退赔全部违法所得,降低实际损失;其三,五被告均有自首情节并且认罪认罚,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减轻处罚。律师向法院提交10份类案判决,证明类似情形多未被认定“情节严重”,同时援引最高法指导案例强调“罪责刑相适应”原则。
辩护过程中,律师多次会见何某,核实其仅利用非工作时间短暂作案,且居住证未曾被用于恶性犯罪。同时,律师主动与检察官沟通,指出原建议刑期与类案明显失衡,并提交何某家庭困难证明、退赔凭证等新材料。针对“情节严重”争议,律师在庭审中强调:涉案居住证多用于车辆过户等民事行为,未流入黑灰产业链;何某系初犯,主动投案并全额退赃,社会危害可控。经过三轮量刑协商,检察机关最终采纳律师意见,将何某的量刑建议从三年调整为两年。
最终,法院作出判决:认定五被告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且属“情节严重”,但考虑到被告存在自首、认罪认罚、退赔等情节,决定对何某减轻处罚,判处有期徒刑两年。其余四被告亦获相应轻判,扣押的手机和违法所得均被没收。至此,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落下帷幕,律师通过精准法律分析与有效沟通,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法定范围内的最低刑期。
撰稿人:李晓雯
审稿人:段光平